期刊导读

民族医药养生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我国民族医药养生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的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总和。本文以广西为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探索与研究民族医药养生文化建设,使之为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促进旅游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使民族医药养生文化这棵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一、民族医药养生文化建设的良好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多样化,人们有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到旅游、娱乐休闲、健康养生等活动,民族医药养生文化理念步入寻常百姓家,其产业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工作压力等问题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亚健康人群增多,养生需求增加。世卫组织报告显示全球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养生长寿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最大诉求,由此带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老龄化进程加快,养生需求提速。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万人,占总人口16.7%。大多数老人精神生活贫乏,情感孤独,迫切需求服务条件好、功能设施齐全、专业化标准化高的民族医药养生文化。

二、民族医药养生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养生文化市场火热真假难辨。随着养生理念的深入人心,其产业获得消费认同感,市场逐步壮大。与养生有关的书籍、电视、网络文化产品等不断增多。但随着一批所谓养生大师、达人、健康专家被揭穿,表明养生文化市场充斥大量低劣产业,对群众身心健康及养生文化造成严重损害 。

2.养生文化研究内容优劣难分。养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关系的某些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很好普及,广大群众面对众多养生文化形式难辨其优劣、难分其真假,从而给无良的商人以可乘之机,对民众健康和养生产业伤害巨大。

3.养生文化从业人员鱼龙混杂。养生文化产业陆续发现了一些假大师、假专家,他们不讲科学、缺乏专业素养,仅凭高谈阔论的神乎其技就在养生文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大肆敛财,不仅危害百姓身家性命,且将养生行业置于囫囵之中。

4.养生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充斥各种各样鱼龙混杂的养生文化产品,他们打着养生文化的名义进行宣传和推广,这些低劣的食品或理疗器械走入百姓生活,后果不堪设想 。

5.养生文化行业标准高低不一。缺乏规范的产业标准,没有对诸如养生文化宣讲人应当具备哪些资格、文化传播内容、怎样判定其好坏、养生文化产品的合格与否、广告内容的可靠性等相应的标准予以规范约束。

6.养生文化产业规划尚未统一。缺乏统一的产业长远规划和资源开发的明确思路,未形成完整产业链,市场竞争力弱,市场比例小,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产业发展及对外传播交流的需要。

7.养生文化宣传广告虚实不明。虚假违法养生文化广告屡禁不止、屡查屡犯,成为养生文化传播节目的主导内容,沦为误导大众的帮凶。

三、民族医药养生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1.挖掘壮瑶民族医药养生文化

一是加大整理和挖掘力度。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分支和有机构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整理、挖掘壮瑶医药、养生理念、民俗记载传录和所蕴含实质内容,将其研究成果融入到壮瑶医药、科研、教育、医疗工作中,使养生文化获得新的活力。二是加强关键问题的研究。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选择关键问题加以研究,力争有所突破。如壮瑶医药所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积极作用、养生文化的未来发展、古代伦理道德观念对养生文化的影响、养生文化队伍建设等问题。三是加速与世界大文化的融合。壮瑶民族医药养生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本质属于东方,其价值属于全球。经过整合提高、传播宣传,将其融入世界大文化中,最终得到全球文化的认同,确立它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大文化中的地位,让其优秀成分能被西医和其他现代科学所吸收引用。

2.构建民族医药养生文化人才体系

一是要培养养生文化复合型人才,如管理者、设计师、经纪人、营销人才、技术人才等。二是在培养方式上,既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优势、调整专业、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人才、加强养生文化高等教育,也要重视对现有相关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向培养。

上一篇:科学认识中药熏蒸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