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优势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同年4月15—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进一步强调,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有着强大的优势,这四大优势共同构成中国格局、中国力量,是中国自信的内生基石,也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进而厘清这四大优势与三个“为什么”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界面临的一项紧要的时代课题。

一、实践理性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的客观密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被实践证明可行可信可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沃土,经过近代以来百余年的选择探索,用自己生动鲜活、卓有成效的历史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成就卓著、极富中国特色又具榜样效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9%,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8%提升到超过15%,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老百姓的生活全面改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0.4岁(截至2016年数据),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 2020年实现全国贫困县全部摘帽,彻底告别农村绝对贫困,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中国奇迹[1]。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这条道路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脚踏实地走出来的,是完全可信、可行和可靠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理性展开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封建势力的保守顽抗,中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把当时几乎所有可能的道路都尝试了一遍,最终选定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外部势力的围堵和中苏关系的恶化,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真正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我们在艰难探索中开始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和国民经济基础。1978年底,我们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在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果断破除“两个凡是”,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包括对外开放、股份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既“摸着石头过河”,又敢拼勇闯,既全面开放搞活,又“装上纱窗”,经过不断借鉴、反复总结、螺旋发展的结果。这一历史过程,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又充分注重在实践中理性展开,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沿着自己的初心和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在不断对实践提出的现实问题进行理性认识与战略应对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关键在崇尚实干。马克思曾经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就是要尊重实践、尊重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正是勇于解放思想,破除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僵化、教条式的理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才得以正式开启,时至今日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一开始就打上了鲜明的实践烙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始终遵循实事求是的总原则,既始终坚持有原则、有方向、有定力的实践,也把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总结升华成理论,并指导实践进一步走实走深。此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在遵循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始终强调尊重客观实际,强调问题导向,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大力倡导实干。邓小平同志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就是实践性的最大要求和最好体现。干字当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的生动展现。

上一篇:主体制度与文化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三维审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