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
“2000多年后,你们还读《书》吗?”“读。”
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看得观众流泪、网友自发探讨,看得年轻人化身“自来水”为其推广、中学语文老师在开学第一课推荐。牛年新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才更新了一期,影响力已足够可观。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2亿次;在抖音平台,正片剪辑的播放量已超1.1亿次。
常被形容为“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古籍凭什么在年轻的互联网上掀起巨大声浪,又凭什么在线下渐成学习风尚?在学者看来,节目在内容上既实现了围绕典籍的多时空讲述,让观众感受弦歌不辍的传承;也有属于当代的价值表达,让人更确信中华民族深入血脉的文化基因。在传播上,节目有“化零为整”的过程,即通过多场景、多舞台同述一部典籍,让数千年来的中华文明惊艳了舞台;也为二次传播提供“化整为零”的多个切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得到更广泛人群各有机杼的心口相传,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随着年轻观众为中华文化传承中“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的生机与力量而热泪盈眶,典籍里蕴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存于书斋和学术研究视野之外的独到观照。随着历史的生命力、文化的感染力与新技术的生产力相得益彰,秉持守护中华文明生生长流的初心,《典籍里的中国》正在树起文化节目的新标杆。
提供认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平台,也照应典籍中的当代价值
顾名思义,《典籍里的中国》依托典籍来讲中国故事,聚焦《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脉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节目选择哪些典籍,又如何呈现典籍?仔细拆解围绕《尚书》的90分钟内容,节目创作的题中之义渐渐明晰。
开篇,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进入戏剧场景,他在“现实空间”翻开“典籍里的中国”,又在“历史空间”中与古人对话。他的视角也是观众的第一视角,跟随之,一条时空隧道开启,人们一头扎进典籍内外的多重世界:1900年,莫高窟的藏经破壁而出;1910年,清学者们为在部分敦煌经卷中找到上古典籍《尚书》而激动不已;春秋末年,孔子正告知弟子们读《尚书》的重要性;又进入汉代,今人与一生守护《尚书》的伏生“对话”……
经创新的戏剧演绎,《尚书》的魅力、意义、传承,有了视听上的直观呈现。如专家访谈环节所讲,“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如“现实空间”里所言,《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誉,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中华典籍之一。又如“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交相辉映所点明的,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点出节目更大的立意,《典籍里的中国》不仅提供认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平台,也照应了典籍中的当代价值。
以几处浓墨重彩的戏剧演绎为例。当视角落在《尚书》内,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等段落都秉承了“为民”之心。读史可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中华民族自《尚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便代代相传的。“大禹定九州”的典故,则让无数年轻人发出感慨:“‘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华夏自古就是一体”。而当视角落在《尚书》之外,当代读书人的穿针引线,专家的解读,演员们对孔子讲学、伏生传经、大禹治水、牧野盟誓等几场戏的真情演绎,都从不同侧面勾勒出中华文明在世代守护中薪火相传的真谛,完成了节目的当代表达。
典籍不仅活在了电视荧屏,也传递在不设边的互联网上
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可共情、可相信的作品,显见的是创作硬件的升级。依靠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电视荧屏化作一个个“历史的现场”“故事的讲述场”,将艰涩的古籍化作有温度的想象、情真意切的场景。不为观众可见却是更为关键的核心内容,依赖于翔实的史料支撑。仅《尚书》一期节目,导演组就咨询了65位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资料达几百万字,戏剧剧本前后共历53个版本。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