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大传统与小传统 ——学者叶舒宪解读中华文明的

原标题:大传统与小传统 ——学者叶舒宪解读中华文明的原编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刘虹 李茜

新桃换旧符的时节,总能特别引发人们抚今追昔。在时光的隧道里回望,我们依靠的是什么?泛黄的书页、古老的传说、说不清起于何时的习俗……文字不是记录文明的唯一形式。著名学者叶舒宪跨界人类学、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依照大小传统划分的理论和四重证据的研究方法,探求中华文明的原编码,以期弥补思想史和哲学史的本土视角空缺,引导对华夏文化的本土再认识和再自觉。

牛年春节前夕,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舒宪来到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以“从‘论'和‘语'看孔子的口传文化”为题,探讨中国文化元典的人类学解读,并以四重证据法的路径,述说大传统视野下的“万年中国说”。

孔子,大传统的最后代表

2020年8月,叶舒宪、萧兵合著的新书《论语:大传统视野的新认识》出版,作为“中华元典的人类学解读”,叶舒宪在该书导论部分,以文化人类学、哲学人类学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在大传统视野下提出解读《论语》的新认识和新思路。大传统指先于和外于文字书写的文化传统;文字传统则为小传统。《论语》作为“口传文化”和语录体范文,用“圣:口耳相传”的办法,近取譬,远采象,以“诗意栖居”和“生命交流方式”,传达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人生价值观和美学理想。

孔子写书吗?

记者:您有一个比喻:如果将人类历史看作一年十二个月,有文字的历史只占第十二个月的最后几天。我们该怎样认知那么漫长的没有文字的时期?

叶舒宪:从全球文明史的视野看,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仅五千年而已,但在此之前,是至少延续了十万年的口传文化的深厚传统。这一传统的整体虽然在文明发生后逐渐被书写文化所取代,但是其20倍悠久的影响力却没有即刻停止,早期文明中曾经有相当长的一种过渡阶段——口传文化与书写文化并存并重。只有到书写工具和书写条件在技术上达到相当的社会普及程度以后,口传文化的信息交流方式才被正式取代。

人类历史上的上万种语言只有约106种到达足以用于写作的书写形式,大多数语言从未以书写形式出现过。今天存在的约3000种语言,只有78种有书写文字。如果只以文字为标准,那我们要丧失掉多少文化?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口头传统和口头传承文学,在人文领域形成研究的新潮流。文学人类学自2010年起将口传文化列为先于文字书写的文化传统,即文化大传统。文字书写即为小传统。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孔子和《论语》被请到了鸟巢的舞台。3000位演员人手一卷竹简,唱诵“有朋自远方来”。这是孔子时代的教学画面吗?就目前考古发掘所见,最早的竹简是战国时期的,春秋时期的民间教师孔子基本不具备私人著书立说的可能。《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而是他的再传弟子追忆记录的对话。今天看到的《论语》文本是介于口传文化与书写文化之间的特殊文本。

记者:识字—书写文化与口传文化相比,在感知—思维方式上有哪些差异?对人本身有负面或消极作用吗?

叶舒宪:人类学研究表明,识字—书写文化与口传文化相比,对人本身也有负面的消极作用。首先是生命交流方式的终结。在没有文字以前,人们只靠说话来交流,是情景的交流方式,而文字则是单一性的和脱离情景的。《论语》的宝贵就在于较为清晰完整地描述出了“说话者”孔子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说,读《论语》无异于“听”《论语》,从文字背后似乎可以听到、感触到孔子的音容笑貌,想见那时的师生对话情境。

识字的第二个副作用是减弱了人的记忆力。识字的第三个弊端在于终止了人的诗意的生存。第四个弊端是损耗了人通过非语言渠道去领悟神圣事物的能力。第五个弊病在于文字书写无极限,大量积累的文献会让人陷入无止境的信息而迷失。

书写文化的出现对中国汉语文学的深远影响,有正面的,当然也有负面的,主要是:幻想能力与叙事能力均受到书写文字的压制;萨满-巫师的通神-迷狂式传唱传统终结,史官的独断书写权力定于一尊,且有效地为最高统治者所控制、所利用,作为维护其权利和权威的有力手段。甲骨文的垄断性使用就是明证。文学的发展方向受到极大限制。早期的书写文本一旦被神圣化,变成经典,就容易导致僵化,成为严重束缚读书人思想的枷锁。

上一篇:跟着《龙印》探寻中华文明发源地——河北涿鹿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