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齐鲁风情|细说民俗中的鱼文化渊源

文/刘玉涛

近日,春天的鲜鲅鱼上市,“鲅鱼跳、丈人爱”春季女婿送鲅鱼孝敬岳父母在民间流传着一个质朴无华的故事。有一个父母双亡名叫小伍的孩子,被一老人收养,后来把女儿许配给小伍。有一年春天,老人突然病倒,垂危之际想吃鲜鱼,可天公不作美,天天刮大风,小伍冒着生命危险出海了。女儿守在母亲的身边不停地说:“娘,你先别咽气,小伍一会儿就回来了。”老人听后就点了点头:“好孩子,难为小伍了,罢了,罢了……”话没说完老人就咽了气,就在此时,小伍拿着一条大鲜鱼回来了,可老人已经去世了,二人只好把鲜鱼做熟了摆在老人灵前。此后,小伍夫妇每年都要在老人坟前供上这种开春初捕的大鱼,并按老人死前念叨的“罢了,罢了”为这种鱼起名为“罢鱼”,即现在的鲅鱼。此事传开后,人们从小伍的经历中得到启示,那就是,老人能吃的时候,一定要让老人吃够,老人想吃的东西一定要让老人吃上,尤其是春天的鲅鱼。于是,春天送鲅鱼孝敬岳父岳母就这样积久成俗,流传至今,为此青岛即墨还设立每年一度的鲅鱼文化节。

鱼文化以各种形式表现在民俗和艺术等各个方面。人们在捕鱼、食鱼和用鱼祭祀等生产生活经历中,给鱼注入了多彩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古诗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传说,以绢帛写书信装在鱼腹中传递的,谓之: “鱼传尺素。”所以,书信又有“鱼笺”、 “鱼符”、“鱼契”之称。把鱼视为民间吉祥物,这是因为鱼与“余”是同音,从而产生出对生活美好,衣食有余的心理愿望。在中原地区现仍保留着年除夕之鱼,要留至大年初一才吃的习俗,谓之“年年有余”。

鱼在民间吉祥图案中,是一个流传极广,又有着传为佳话的装饰形象。鱼纹饰图如石刻、玉雕、彩陶、纺织、刺绣和剪纸等工艺美术作品中,众多的鱼形,其形态生动,造型优美,都成为民间美术中的珍品。在传统图案中如“年年大吉”图,是由两条鲶鱼和几个橘子组成,以鲶谐“年”,橘谐“吉”,表示年年吉祥如意之愿望;“连年有余”图,是莲花与鲤鱼组成,借莲与“连”、鱼与“余”的谐音,表示对生活优裕,财富有余的观念;“双鱼富贵”图,是以两条鲤鱼与盛开的牡丹花组合,寓意勃勃生机,给人们带来幸福美满,和谐昌盛之意;“双鱼戏珠”图,是用两条鱼、宝珠和浪花相组合,“珠”是财富的象征,浪花比喻财源滚滚来,此图多为商家置于店堂,有生意兴隆,得利丰厚之寓意。“鱼跃龙门”图,以鲤鱼,龙门和浪花相组合。传说每年春季,有许多大鲤鱼游至龙门山下,跳跃过龙门而化为龙,不能跳过仍为鱼。以此比喻旧时科举制的考中者,赞其光宗耀祖,前途远大。后来经文人加工改造,则成为比喻人的事业与希望,寓意只要努力奋斗,不懈拼搏,定能获得成功。

旧的生育崇拜中,由于鱼产卵多多,人们就借鱼来祈求多子多福或借鱼来谋求社会人多势盛。于是,也就产生了用多子的莲蓬、荷花、童子与鲤鱼组合成如“鲤鱼戏莲”、“童子抱鱼”、“鲤鱼撒子”等图案,多用在婚礼和生子的喜庆场合。有人也把形容夫妇恩爱和人对环境的谐调及事业的顺利,比喻为“如鱼得水”。也有把两条神仙鱼(热带鱼的一种)和荷花相组合的图案,称作“神仙伴侣”,寓为人世间夫妻情意绵绵,同根同心;还有把数尾金鱼与池塘、水草相组合,谓之“金玉满堂”,这是以“金鱼”谐“金玉”,是形容财富极多,也以此誉称家庭富有和有才学的人。

在古代的故事里,后来人们创造了新的崇拜对象龙,但龙有鱼的特点,那就是全身布满了鳞片,所以我认为对龙的崇拜是对鱼的崇拜的延续和变种。另外,鱼龙并称,成为一个常用的名词,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有“鱼龙潜跃水成文”的诗句。 鱼龙可以互相转化,鱼是龙的另外一种形态,龙在困境中常常变化成鱼的形象。有的故事说,调皮好玩的龙女变化为红鲤鱼到江河或池塘里玩,结果被渔人捉住,后来被一书生解救,龙女对书生产生了爱慕之情,虽人神殊途,但最终感动上天,结为夫妻。这故事里的鱼和龙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但是在这里神已经被人化,带有人的温情与和善。到唐代鱼成为权利和身份的标志,唐代的皇帝赐给臣子鱼符,鱼符的作用和虎符是一样的。唐高祖为了避先人李虎的讳,将虎符改为鱼符。鱼符分为不同的种类,有金质、银质、铜质三种,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带。另外,还出现了专门用来装鱼符的袋子,叫鱼袋。当然,这里面应该有对鱼崇拜的成分。也就是说,唐代在崇拜龙的同时,也在崇拜着鱼。

上一篇:大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关于公开招聘旅游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