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报道题目:点亮世界遗产保护的中国之光——我国世界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成就总结
新华社记者王鹏,史玉岑
这是一串耀眼的数字——
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处。其中,文化遗产37处,自然遗产14处,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4处。世界遗产地、自然遗产地和双遗产地总数居世界第一。
十八大以来,我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世界遗产国际合作领域取得新进展。这些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世界遗产,不仅成为中华文明的生动见证,也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副标题)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守护中华文明之根
在 古老的星辰下,敦煌莫高窟静立千年。
游客来到山洞,拿起手机,打开AR地图,就可以看到从壁画上飞下来的九色鹿。这种以科技手段展示文化价值、多渠道感知敦煌文化的方式,让游客们既惊喜又兴奋。
长城、明清故宫、莫高窟……散落在这片古老土地上,37处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精神血液。
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涉及考古遗址、石窟寺、古建筑、人文景观、历史名镇和城镇中心、遗产运河、遗产路线等多种类型,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与同源的生态智慧。
对于文化根源,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
长城保护工程、“平安故宫”工程、良渚古城遗址展示工程……实施了一批高水平的保护、管理、监测、展示工程,有效加强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中支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项目126项,累计资助6亿元; 《长城保护条例》、《大运河文化保护、继承和利用规划纲要》……百余项世界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保护筑起了铜墙铁壁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中外世界遗产进入亿万学生的教材、课堂、课外活动,已成为育人育人的重要载体。 2019年,我国有3.88亿人次参观世界文化遗产。文化自信的力量在每一个中国儿女的心中升起。
(副标题)加强自然遗产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日前,在可可西里遗产成功申报4周年之际在可可西里索南达吉保育站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可可西里山地巡逻队喂养和救助的5只藏羚羊被放归大自然。
曾几何时,在这片位于地球第三极的广袤土地上,不时有不法之徒的枪响,大批藏羚羊被猎杀。多年来,在各方的大力保护下,如今的可可西里已连续11年实现“零偷猎”,藏羚羊种群数量已恢复到7万头左右。
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演变,是我国推进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
这是对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和法规,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相关的湿地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遗产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加大。
这是资源保护与民生发展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依托具有地方特色的世界自然遗产,通过特许经营、利益共享、生态补偿、生活补贴等方式、适度旅游等多种方式惠及人民,改善民生,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绿色发展转型。
今天,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已经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通过开展遗产宣传、科普教育等活动,不仅激发了广大群众探索自然文化的热情,也促进了全社会对祖国壮丽河山的了解和热爱。
(副标题)保护人类共同财富,创造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未来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卡塔尔,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初始段路网与天山走廊》获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次跨国申请遗产的成功,让世人看到了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认可、包容、开放、协作的态度,也是世界遗产文化精神的体现。
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和继承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第四次担任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中非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论坛,担任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 ..这些年来,我国一直积极承担作为世界遗产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成为世界遗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贡献者。
从缅甸蒲甘宝塔的震后修复工程,到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寺庙的震后修复工程,再到历史古迹的修复工程在乌兹别克斯坦霍里兹马里州和文化遗产地,我国为抢救和保护世界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经验”,成为世界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中坚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