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文化和旅游赋能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期间,全省文旅项目总投资突破5000亿元,同比‘十二五'增长215%;2019年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250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1%。”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荣丽说,河北文旅产业为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助力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撑。

11月3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文化旅游赋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我省贯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举措,推动全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扶贫:

探索形成多种“文旅+扶贫”典型做法

“把脱贫攻坚作为‘主战场',把旅游扶贫作为‘生力军'。”我省全力推进文化旅游扶贫,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河北省把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聚焦环首都贫困带、燕山-太行山地区,充分发挥文旅扶贫优势和作用,不断创新扶贫思路、探索扶贫模式,深入实施文化扶志(智)、旅游富民工程,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带领群众拔穷根,以创排小康主题优秀文艺作品、开展惠民演出引导群众立强志,以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扶贫人才培育为群众谋福祉。

“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我省探索形成了‘旅发大会+扶贫'、‘文艺+扶贫'、‘景区+扶贫'、‘非遗+扶贫'、‘红色旅游+扶贫'、‘展会营销+扶贫'等典型做法,助力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王荣丽说。

据悉,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2.93亿元,支持206个深度贫困村提升文化基础实施和公共服务,为7000余个贫困村配发文化器材设备,为基层国有文艺院团配发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流动文化车170余辆,累计组织贫困地区文化惠民演出1万多场。

文化: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2%

“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2%,201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930亿元。”王荣丽表示,我省全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神聚力。

据悉,十三五”以来,我省文旅系统累计创排舞台艺术作品158部,其中河北梆子《李保国》、话剧《塞罕长歌》等多部作品荣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群星奖”,特别是河北梆子《李保国》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高荣誉——“文华大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评剧艺术节、河北省戏剧节、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品牌艺术活动,为群众提供了更多营养丰富、喜闻乐见的文化食粮。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0万多场、惠及群众上亿人次,实现城乡优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显著,文化遗产“活起来”工作富有成效,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河北非遗购物节、长城脚下话非遗等活动丰富多彩,非遗产品加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旅游:

2016至2019年全省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6%

“2016至2019年,全省旅游总人次年均增长19%,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6%,旅游总投资年均增长32.6%,增幅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旅游人数和收入由2015年在全国排位第15、16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11、12位。”王荣丽表示,我省全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旅游综合带动效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大动能。

近年来,我省已入选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获得国家专项资金奖励。成功创建了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4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增至11家,4A级景区增至140家,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10家。

我省共举办了六届省旅发大会、60场市级旅发大会,综合带动成效显著。带动新建和提升重点项目637个,总投资5400多亿元;推出了“京西百渡”“秦皇山海”等一系列全域旅游精品片区;推动新建、改建旅游公路3900 多公里,风景道、绿道4400余公里,建设、提升区域性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110座河北……

上一篇:专家丨李峰:传承中医文化,长学制优势不容替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