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经典诵读应用到幼儿教育中,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采取多元化、有针对性的策略,将经典诵读有机地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拥有经典诵读的积极主动性,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知识迁移提高综合能力
经典诵读的内容包含人文和自然多个领域。幼儿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和其他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并在教学日常其他学科时进行知识迁移,让幼儿感受到经典诵读内容广泛的涉及面。这不仅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个人综合知识能力。
比如在进行“春季”的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在幼儿整理总结春季的特点之后,可以追问他们“你们知不知道古代人是如何描述春季的,而他们又说出了春季的哪些特点?”这必定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便可以借此引出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让他们学习。又例如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带领幼儿认识数字之后,不妨让他们学习北宋哲学家邵雍的《山村咏怀》,使幼儿既能对数字的知识实现复习和巩固,又可以进行经典诵读,从而获得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二、创造诵读的良好环境
幼儿进行经典诵读必须拥有合适的诵读环境,只有创造出条件良好的环境,幼儿才能在浓郁的诵读氛围中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每天早间活动、课间或者等候家长接孩子放学的时候组织幼儿集体诵读,让他们在大声、整齐的诵读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学习的内容。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应当把诵读的时间设定在5~15 分钟左右,每天分为多个时间段开展诵读,这样能够使得幼儿的诵读和记忆获得随时的训练与提升,这样的诵读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家长在家为孩子创造出安静、明亮的环境供孩子诵读,也可以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共同诵读,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亲子距离,还可以让幼儿拓展诵读的时间与空间。
三、对诵读内容不求甚解
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的文学水平和知识能力均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对于很多经典诵读的内容很难理解,即便教师进行讲解,效果也并不理想。然而,处在3~6 岁的幼儿又是记忆力最佳的时期,在此时开展经典诵读可以让他们很好地记住学习的内容甚至终生不忘。对此,教师对于部分较难掌握的诵读主旨和本质不要苛求幼儿必须理解,或对成年人那样要求理解性地记忆。相反,让他们在不求甚解中首先记住或能够背诵诵读内容,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加,自然会理解其中的内容。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教师对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反而可以让幼儿诵读一些在成年人眼中认为较难的国学经典,诸如四书五经。虽然《论语》中有很多涉及政治思想和教育原则的内容,《中庸》则主要对人生修养境界进行了论述,而《大学》更是一篇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幼儿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教师可以让他们首先对其进行熟读和背诵,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打下基础,这对他们未来的文学积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将诵读和德育相结合
经典诵读的很多诗词篇章都涉及伦理、道德等人文内容。幼儿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让幼儿在诵读的过程中获得德育,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比传统的说教有着更好的教育效果。
举例而言,《三字经》中包含很多关于忠孝节义的内容,教师可以对幼儿开展浅显易懂的德育,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理解人生的道理,获得德育水平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经典诵读的篇目比如《三字经》《弟子规》虽然都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但是由于这些作品受到儒家思想和封建思想的影响,难免会存在一些精神糟粕和瑕疵,这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汲取积极向上的德育内容进行学习,而不要照单全收,以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教师以幼儿的实际特点和能力作为出发点,将经典诵读有机地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让枯燥的篇目变得生动活泼,对于提高他们的个人综合素质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对于他们未来人生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1]王财贵.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人格完善:儿童经典诵读工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4).
Copyright © 2019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